温馨提示:今天是:

加强协调 强化服务 提高渔业职业技能开发水平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2011年01月26日

  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长期重大的历史任务。因此,加快渔业职业技能开发,提高渔民技能与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福建是我国的渔业大省,200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602.2万吨,其中海洋捕捞222.1万吨,淡水产品70.3万吨。渔业经济总值963亿元。出口水产品24.7万吨,创汇8.55亿美元。福建有渔业人口180万,其中,渔业劳动力86万人(其中捕捞业劳动力52万人,养殖劳动力25万人,加工劳动力4万人,其他劳动力5万人)。渔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海淡水养殖新模式、新品种不断涌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广到养殖生产中,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国际间产品贸易出现更严格技术壁垒等,都对渔业劳动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养殖生产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此,我们紧紧围绕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坚持以提高渔业劳动者素质为着力点,以提高渔业生产技术水平为目标,以项目开发为依托,认真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和《劳动法》,加快职业技能开发,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年来,共组织开展了海水鱼虾贝育苗、海水鱼虾贝藻养成、淡水鱼苗种繁育、淡水成鱼养殖、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水产品原料处理等6个职业(近20个工种),126批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鉴定人数7 769人,有效地推广了渔业科学技术,改变了渔民生产理念,提高了渔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推动了渔业生产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形成抓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合力

  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的部门多,局机关与技术培训相关的处室有计划、财务、人事教育、科技、渔业、加工等处室;事业单位还有学校、技术推广站和行业学会等多个单位。各处室、各单位都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其承担的任务也不尽相同。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工作由三个渔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各处室、各单位之间如果没有进行足够的沟通和协调,就很容易产生各自为战、重复培训、互相推诿的问题,并可能出现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相互脱节的情况。为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局党组非常重视,每年都把渔业职业技能开发列入整体工作部署,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局领导任组长,有关处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克服了培考脱节、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现象。局人事教育处作为具体的组织协调部门,每年都牵头组织专题会议研究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提出每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工作任务,协调工作进程,督查工作效果。

  二、制定政策,明确目标,努力规范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职业技能开发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局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把技术培训工作作为提高渔业产品质量,提升渔业产业竞争力,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把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纳入人才培养工程整体范畴通盘考虑。在开展职业技能开发工作中,注重通过政策规定加以规范和指导。2001年制定了《福建省渔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对开展技能鉴定的程序、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2002年农业部在西安召开全国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后,我局结合贯彻会议精神,又提出了“十五”期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意见;2003年为推进水生生物病害防治人员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下发了《关于开展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就业准入工作的通知》;2005年为了进一步推进渔业育苗人员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在贯彻《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活动中,明确将育苗场技术负责人持证上岗作为发放《水产苗种许可证》的基本条件;在制定《“十一五”渔业人才规划》中明确把开展职业技能开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另外,在发展名优产品养殖和无公害产品认定等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技术人员持证上岗,作为发展“质量渔业”的重要手段。

  三、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积极开拓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在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水环境破坏造成渔业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的现实情况下,大力开拓水产养殖新领域是福建渔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近几年,福建水产养殖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名优水产养殖更是福建的亮点,大黄鱼、鳗鱼、大弹涂鱼、牙鲆、南美白对虾等养殖,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产量均列全国前茅。为提高名优养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我们抓住技术规范这个重点,加强对大黄鱼、鳗鱼、海水鱼虾贝藻养殖和病害防治人员以及村级渔民技术员的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为目标,推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福建是全国最大的鳗鲡养殖基地,全省现有鳗鲡养殖面积5万多亩,鳗业从业人员10万多人,养殖产量7万~8万吨,加工出口产量 2万多吨,出口创汇3亿多美元。养殖规模、产量和产品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50%、60%和70%左右,是福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但由于管理和技术的原因,有的生产者在养殖过程中不注意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用药不尽合理,出现了鳗鱼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的问题。从2003年起,鳗鲡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为了食品安全,加强了对中国鳗鲡产品的检验检疫,不断设置技术壁垒,限制我国鳗鱼等水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一度出现了国内鳗鱼产品价格暴跌,产品大量积压,鳗农一筹莫展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冷静分析出现的原因,认为要摆脱养鳗业的困境,保证福建省养鳗业健康发展,必须从提高鳗农的技能入手,加强对其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和用药指导,实行鳗鲡养殖工就业准入制度。为此,我们积极与检验检疫部门联系,共同出台政策,推行了养鳗场报批备案制度,即所有生产出口产品的养鳗场,都必须按照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和渔业部门的要求,养殖工必须经过培训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养鳗场必须按照生态模式进行饲养,规范用药,并进行登记备案。在政策的引导下,全省1 200多家养鳗场的养殖工都参加了鳗鲡养成的技能培训鉴定。通过培训鉴定,鳗鱼药残超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鳗鱼产品恢复了出口。同时,养鳗场业主及养殖工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充分认识到实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培训鉴定工作也由过去的“要我鉴定”为“我要鉴定”,使工作变得更加主动。

  (二)以名优水产养殖为重点,拓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新领域

  渔业行业工种多,范围广。在当前的渔业生产力条件下,全面开展渔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既不现实,也难以取得实效。针对福建名优水产养殖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市场准入要求较高的情况,我们采取了重点推进、以点带面的方式,选择了大黄鱼、南美白对虾、大弹涂鱼、鲍鱼、紫菜等大宗品种的养成及病害防治员工种开展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共举办50多期,3 000多人次参加了技能培训鉴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渔民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全省渔民人均收入达6 456元。

  (三)以项目开发为依托,深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新内涵

  从2004年起,农业部共安排福建转产转业渔民培训任务4 300名,结合转产转业渔民培训工作,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黄鱼、鲍鱼、海参、大弹涂鱼、紫菜、花蛤、对虾、牡蛎等十多个品种60多期近5 000人的海水鱼虾贝藻养成工种培训鉴定工作,圆满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任务。渔民也初步掌握了生产技术,为今后的转产转业奠定了基础。

  (四)以渔民技术员为抓手,创新渔业职业技能开发新思路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渔)民的技术水平,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福建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省农村每村聘任2~4名村级农(渔)民技术员。截止目前,全省有1 000多个村已聘村级渔民技术员2 468名。为确实发挥村级渔民技术员对农村渔业发展的指导、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我们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安排专门经费,加强对村级渔民技术培训工作,并积极开展鱼虾贝藻育苗和养成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对村级渔民技术员的培养,带动了更多的渔民参加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五)以服务渔民为宗旨,增强职业技能鉴定的实用性

  为方便渔民,减轻渔民负担,提高鉴定率,我们始终坚持深入渔区,到生产第一线,根据渔民需要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本着实用的原则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并主动降低鉴定收费标准,受到渔民的赞赏。我们举办的100多期培训鉴定,基本上是安排在渔村,利用村里的小学、礼堂开展培训鉴定工作。为便于广大渔民群众学习参考,我们还筹集资金,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福建海水养殖》和《福建淡水养殖》两本渔民培训专用教材,并分发给渔民群众,深受群众欢迎。

  四、抓好培养,重在建设,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开发水平

  为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学校、技术推广部门良好的教学、实验设备条件和专业人才资源,我们依托学校、推广部门开展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将技能鉴定站分别挂靠在两所学校和技术推广总站,并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添置更新实验仪器,保证各种鉴定工作能有效地开展。

  考评员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主体。为提高技能鉴定工作质量,我们十分注重考评员队伍建设。从2000年开始,我们分期分批选派专业人员参加农业部举办的考评员培训班,共有136人获得考评员资格。在选聘考评员时,坚持“作风优良、业务熟悉、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原则,把全省最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选入考评员队伍。现有各工种考评员大都是来自大中专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和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职业技能开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强化监督,规范操作,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

  加强督导是提高技能鉴定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着重抓好“三个一,两集中”:一是全省渔业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二是现场督导,统一负责,统一安排;三是考评员统一管理使用,实行交流回避,统一调配,合理安排,尽可能让更多的考评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四是考试试卷集中管理;五是考试结果集中审核。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做好考前、考中和考后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并完善各项制度。在考前,注意做好考场的选择,考试纪律的张贴告示,考评员的选定和考评小组的组建,实操设备和实物的准备以及评分标准的确定等,做到准备充分,严格要求,程序规范;在考试中,坚持指派质量督导员现场督导,做到考场纪律严格,考试程序标准;考后注意加强管理和跟踪分析,认真听取学员意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几年来,我们虽然在开展渔业职业技能开发,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质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农业部的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差距,尤其是有的地方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还不够有力,技能鉴定水平还不高。我们将以这一次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与农村人才培养论坛为契机、为动力,大力宣传贯彻国家职业技能开发的政策方针,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加大资金投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强化执法监督和管理,积极推进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努力为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浏览次数:次 所属栏目:十周年论坛


】 【打印】【关闭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