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今天是:

多点切入 重点推进 积极探索开展“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


2011年01月26日

  2007年8月以来,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方案》部署,结合我省农机“111人才工程”实施和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推进,我站积极主动,大胆探索,找准切入点,把握重点,努力开展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共培养农机高级技师1名,技师108名、高级工348名,较好地完成了我省试点实施方案确定的300人的目标任务。

  一、试点的主要做法——坚持“四个主动”,实现多点切入

  1、主动与省人事部门沟通协调,着力提升系统内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为做好试点工作,我们积极争取省人事厅的支持,联合出台了《江苏省农机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特有工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升级考核和技师评聘实施意见》。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农机系统机关和事业单位中,组织实施农机技术指导员、农机修理工两个工种的工人技术等级和技能等级考核。截至目前,集中开展了5期培训班,经过综合评审,全省有197人取得高级工技术等级和职业资格证书、47人取得技师技术等级和职业资格证书,并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兑现了工资。这项工作在全国首开先河,有力促进了农机系统机关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主动与省总工会、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沟通协调,坚持赛鉴结合,打造优秀技能人才快速成长通道。组织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是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在2006年成功举办首届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后,又积极与省总工会等部门协调,努力争取将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列入2008年江苏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十大工种之一,并在2008年4月,由省农机局、省总工会、省劳动厅、省人事厅联合印发《关于举办′2008江苏常发杯第二届农机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通过与常发集团合作,组织开展两年一届的“常发杯”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赛鉴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推动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子。2008年第二届全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吸引了2000多名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通过县初赛、市复赛、省决赛层层选拔,一大批优秀农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有6人获得市级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3人获得“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通过竞赛这个平台,我省常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陈新环2008年还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光荣称号。技能竞赛活动在全省农机系统掀起了岗位练兵的热潮,调动了农机技能人才更加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的热情,成为优秀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新通道。

  3、主动与省农机列名企业沟通协调,坚持政企联动,发挥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是技能人才的集聚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政企联动是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我们积极向江苏常发集团、久保田农机公司等企业宣传,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来增强员工提高技能水平的意识,提升企业售后服务能力和水平。2007年底,我们先后3次赴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联系落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事宜。根据该企业产品维修和“三包”服务需要,我们安排的培训内容中既包含农机修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又有针对久保田机具构造、特点而设的故障分析、判断与排除等方面的知识。2008年春节上班第二天,我们即邀请南农大工学院具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师赴公司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同期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37名学员全部通过鉴定取得中级农机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此次培训鉴定是我站首次与农机生产企业联合,针对企业“三包”维修服务人员开展的培训鉴定活动。培训时间虽不长,但内容较多、要求高、针对性强,学员纷纷表示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培训所取得的效果也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2008-2009年,该公司还与我们联合,从公司各代理店选拔优秀服务人员,开展农机维修服务技能预赛和决赛活动。此活动将有利于增强公司“三包”维修服务人员素质,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树立公司产品“三包”服务的良好形象。我们还主动探讨在有关农机生产制造企业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充分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设施优势,加大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

  4、主动与农机相关高等院校沟通协调,坚持站校合作,面向大专、本科学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工作。高等院校具有师资、设施、场地等人才培养的先天优势。我们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省级农机人才培训基地,鼓励院校瞄准行业人才动态需求,以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使毕业生具备顺利就业、“零距离”上岗的能力。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机科技创新的需要,组织各类农机技术人员到院校进行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继续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着力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我们还联合院校积极动员引导农机相关专业学生,鼓励他们毕业时实现一人两证(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多证,为自已增添了一项技能,增加了一次就业机会。目前,有100多名大专、本科生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试点的主要经验——争取“三个支持”,实现重点推进

  1、争取领导支持。领导支持是开展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农业部“金蓝领计划”试点方案印发后,我们主动向省局领导汇报工作思路和建议,争取省局出台《江苏省农机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全省农机化综合考核内容。另外,我们还积极争取省局领导在农机化综合性会议讲话中明确“金蓝领计划”试点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从而实现试点工作与农机管理、科技、推广、监理等部门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我们还通过省局领导积极向省人事厅、省总工会、劳动厅等有关职能部门汇报,争取他们对农机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培训考核、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等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2007年在省人事厅组织评选出的20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中,我省农机系统申报的朱玉武、高阳2位同志都光荣上榜。

  2、争取资金支持。我们主动向省局领导汇报,争取将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省级财政经费预算,2007年争取省级专项经费80万元用于加强全省4个省级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和13个省重点农机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以切实建设好、使用好、维护好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让其成为农机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2008年,再争取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来加强农机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同时建议主管部门对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好的地区,安排年度相关项目计划时适当倾斜。

  3、争取舆论支持。为营造“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我们通过江苏农机化信息网、《江苏农机化》杂志宣传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实施的目的、意义,以及我省采取的政策、措施等。结合各类现场会、展示会、3.15活动、科普宣传等各种活动机会,近距离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农机高技能人才在农机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我省农机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结合各类培训、会议和参观学习机会,向农机生产企业员工和有关高等院校学生宣传,激励他们多学知识、钻研技能,为农机化事业多作贡献,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机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是开展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当前,我省已经建立了4个省级人才培训基地和13个省重点农机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但由于部分培训基地基础薄弱,设施简陋,加之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收费难,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匮乏,导致各地对开展此项工作积极性不高。建议通过单独立项,或在有关农机化项目中明确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或减免有关高技能人才考核办证收费等措施来调动各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促进此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2、政策措施较少。实施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金篮领计划”,就人才培养抓人才培养,缺少抓手,实施难度较大。建议结合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等级审定、农机服务组织“四有”建设等,推进农机修理工、农机服务经理(纪)人的高等级的培训鉴定。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国家优粮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血防区以机代牛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要求享受补贴的农机手须达到一定等级的技能水平,促使项目实施时加强对补贴对象技术、技能的培训力度。适时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与有关部门联合或在系统内对高技能人才开展“有突出贡献技术能手”、“技能标兵”等评比表彰活动;对试点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单位和地区进行表彰,调动各地区、各单位开展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一年多来,我站开展“金篮领计划”试点工作,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与当前农机化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我们将以“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加强工作部署,努力推动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为促进全省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浏览次数:次 所属栏目:金蓝领计划


】 【打印】【关闭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